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者满意度 > 正文
阅读量: 1,389

首都农民消费变化调查与研究

2017年07月07日 | 作者: adminlin | 分类: 消费者满意度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农民的生活状况日益改善,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农民这一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和改善其消费结构,实现消费结构水平的加速升级,将会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产生积极影响。而北京地区农业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行列,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潜力巨大。通过对北京地区农民近年来消费结构进行调查与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农民消费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合理引导农民的消费需求,改善城乡消费水平差异,这对于扩大内需,调节经济增长机制起着重要作用。

  农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的意义不容置疑。而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更高这一现实决定了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在平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农业人群。只有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并合理引导消费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北京农村居民消费结优化结构呈多元化发展


  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为居民的消费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收入的增加使农民消费不再仅局限于日常生活必需品,而转向耐用品及享受类商品的消费。以1978年到2011年农村家庭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为例。从1978年到1987年,农民家庭每百户拥有自行车数量由109上升到204,几乎实现了翻倍。随后的9年当中,增速有所减缓,于1996年达到了250辆的峰值。而自1997年起,自行车数量开始以5%的速度逐年递减,于2011年回归到上世纪八十年的水平,每百户拥有自行车数量147辆。原因在于,新世纪随着乡村道路公路的修建逐年完善,农产品的运输越来越依靠汽车,人们也更希望出行快捷舒适。此时,作为替代商品的汽车,其百户拥有量在2000年终于实现零的突破。自2000年到2009年,约以每年1辆的速度递增,而在10和11年,年增长数都达到了3辆。2011年,农民家庭每百户拥有汽车数已经达到19。家用汽车的增加,是自行车减少的主要原因。当然,相较于自行车的低价而言,汽车消费主体主要限于中等及以上收入的农民家庭。2011年3000户农民家庭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调查显示,20%的低收入户汽车拥有量仅为12辆,而20%的高收入户汽车拥有量为29辆,二者差近一倍。而我们回看自行车,其在各收入阶层的拥有数量基本相同。这表明在今日的耐用品消费结构中,自行车仍不可忽视,是农业户不可或缺的主要耐用消费品。


  另外,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家用电子产品值得关注。其中包括手机,空调,影碟机以及家用电脑。本世纪前,农民家庭在以上四件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均为零;二十一世纪以来,从2000年到2005年这五年之中,这些商品以每年近30%的增长率快速增长。以手机为例,2000年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手机14部,2001年达到30部,2002年达到52部,2003年达到77部,2004年达到102部,2005年达到139部,这几年手机数量的激增,明显反映了高端电子产品在农民家庭消费比重的扩大。2006年后,这些商品的增速略有放缓,但仍保持着每年10%左右增幅。对比2000年至2011年十年数据,手机数量增长16.5倍,电脑数量为9倍,空调数量为12倍,而同样,2001年3000户农民家庭每百户主要耐用品拥有量调查显示手机和其他的电子耐用品间仍存在差距。对比家用计算机的数量,其中高收入户拥有的空调量几乎是低收入户的两倍。显然,并非所用农民都会选择使用电脑。而手机,在各种收入层面,数量基本都持平。有理由相信:手机在信息化如此发达的今天,已经成功进入了农民的口袋成为每个家庭耐用消费品开销的必需品。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助于其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不再只局限于基本日常生活用品的消费,开始重视消费的种类与品质,消费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耐用品外,生活必需品也呈现结构不断优化的趋势。以2011年北京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为例,2010年肉禽蛋奶及制品的消费量为2010年的131.6%,相对谷物(115.1%)及蔬菜(120.9%)支出增速较为明显。北京农村居民发展型消费以及享受型消费方面虽然与城镇居民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就全国农村居民而言已处于全国的前列,在文娱、医疗和耐用消费品方面,增速明显,与2010年同期相比实现了2.1%、15.4%和26.8%的增长。(其中文教娱乐的增幅相对较小由于北京农村居民学杂费支出与上年相比减少31.1%)。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依然有待完善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稳定性依然不足,欲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应保证农村居民收入的稳定性,提供多元就业机会,从各个方面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同时,基于对于市场价格波动的抗击能力较弱的情况,应该为农业经济建立抗风险机制,减小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使收入得保障,从而使消费行为平稳化。另一方面,完善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现存的医保体制和养老政策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改革,使农民消费不至有后顾之忧。


  对于农村的消费品市场中的供给机制也需改善,通过供给结构的调整完善农村消费市场,对于适宜地区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引导有能力行业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以优化农村市场,最终实现企业与农村发展的双赢。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刺激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并提高农村居民的劳动素质,进而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实现收入的提高。此外,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可以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增加收入,促进消费,对于提高农民的幸福水平也有着重大意义!



想获取更多信息,或者咨询相关业务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SMR_gz

或者扫描下面二维码


微信平台二维码-50.jpg

好文章就要一起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