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 1,918
工作满意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2016年08月24日 | 作者: adminlin | 分类: 企业管理满意度 |
1、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是有多样性、层次性的,人们具有从低等的生理需要到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及至最高等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根据这一理论理解,要想真正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就必须了解临床工作的需要,并设法去满足他们的工作需要。
2、双因素理论。20世纪SO年代后期,美国心理学家Herzberg提出了双因素理论。他将与工作满意度相关的因素称为满意因素或激励因素;将与工作不满意相关的因素称为不满意因素或保健因素。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对工作的一种感受,这一感受由激励因素决定,而保健因素的积极方面并不是产生工作满意度的充分条件。因此,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才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效率。60年代中期以来,双因素理论越来越受到研究工作满意度学者的关注。
3、期望理论。即工作的满意程度更加取决于临床工作者的期望与实际取得成就相吻合的程度,期望未能实现便产生不满意感。医护人员只有在他们从工作中得到的回报,大于个体所期望的回报时,才会对工作满意。如果从工作中得到的回报小于期望值,就会对工作不满意。
想获取更多信息,或者咨询相关业务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SMR_gz
或者扫描下面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