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选人用人的满意度
2017年01月16日 | 作者: adminlin | 分类: 企业管理满意度 |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正确认识选人用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切实巩固和提高选人用人满意度,关键是把握选人用人满意度工作的内在规律,持续推动选人用人工作机制的创新。
一、把握选人用人满意度工作的内在规律
作为一项民意调查的结果,选人用人满意度既取决于选人用人工作本身的质量,也会受到满意度调查的外部因素的影响。总体上讲,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
一是选人用人质量是影响满意度的决定性因素。“明政无大小,以得人为本”。选人用人历来是关系国家社稷安危的根本问题。从本质上讲,选人用人就是要把德才兼备、人岗相宜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所以,选人用人质量是其生命力所在。
二是选人用人主体的作风形象是影响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作风形象直接体现选人用人主体的综合素质能力,对选人用人满意度的影响具有放大效应。只有选人的人品行好,才能以公心选人用人,才能落实好德才兼备的原则,才能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三是群众对选人用人工作的认知度与满意度评价密切相关。民意调查有客观性、广泛性和公开性特点。提高选人用人工作的公开透明度,扩大选人用人工作在群众中的认知度,是回应不同群体期望、提高满意度的一项重要工作。
四是选人用人满意度有一定的区间性。分析满意度分值的高低,重在判断满意度是否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重在分析其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要避免盲目追高的趋向。
五是选人用人满意度有一定的波动性。满意度是时点性指标,既体现了群众对组织工作长期以来的印象积累,也集中反映了组织工作近期改革创新的成效。
二、创新科学民主的选人用人机制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提高选人用人满意度的治本之策。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1.健全分类选用机制,提高选人用人科学性
分层分类是科学管理的前提。提高干部选用制度的科学性,首先要适应分类的干部管理体制,依据不同部门和单位的工作性质,分类建立健全人员选用制度。并进一步结合实践探索,将党政干部分为地方领导职务选用制度和部门领导职务选用制度。
2.健全民主选用机制,提高民主选用质量
民主产生活力。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党管干部和群众公认相统一、扩大民主与正确集中相统一,将民主贯穿于干部选拔工作全过程。具体来讲,一要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二要强化考核评价中的民主,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三要健全选用决策中的民主,把干部选拔任用情况作为党委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党委会、全委会讨论决定干部问题议事规则。
3.完善竞争选拔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竞争是自然法则,也是社会法则。人才只有在竞争条件下才能不拘一格大量涌现出来。一要加强职位分析。二要细化规则流程。三要突出考察重点。四要强化考察把关。
4.完善选用监督机制,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多元化监督,维护选拔任用工作的有序运行。一要建立全程监督机制,加大社会舆论监督力量,增强监督实效。二要构建多方监督机制,整合纪检、组织、审计等监督资源,加强信息沟通。三要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分解干部选拔任用中各环节的工作责任,落实责任主体。
三、完善满意度评价工作的长效机制
持续改善影响满意度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健全和完善满意度评价工作的长效机制,对于提高选人用人满意度至关重要。
第一,加强组织人事部门自身建设。组织人事部门的素质能力是决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要认真落实组工干部“十严禁”纪律要求,真正把组工干部培养成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形象最好的干部。
第二,加强组工公开和舆情宣传。公开透明是制约权力、保护权利、规范履职的最好选择。
第三,改进满意度调查方式方法。科学的调查方法是准确把握民意的保证。
第四,强化满意度调查的结果运用。结果的有效运用是满意度民意调查的根本价值所在。
想获取更多信息,或者咨询相关业务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SMR_gz
或者扫描下面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