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满意度 > 正文
阅读量: 1,591

用人单位对技工院校毕业生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2017年05月03日 | 作者: adminlin | 分类: 企业管理满意度 | 

       从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就业能力等角度分析用人单位对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满意度情况,旨在探究更有效地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与用人单位优秀员工的有效对接,并基于实证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是历史赋予技工院校教育的职责。


  如何提高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是关乎现代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研究分析了用人单位对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满意度情况,旨在对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调查方法


  本次跟踪调查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1)通过电话联系,用信件E-mail 寄发调查问卷;(2)派人走访用人单位,现场填写调查表;(3)通过传真传送和回收调查问卷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覆盖宁波技师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涉及的企业以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为主。本调查共走访或联系了宁波各地35家单位,发放了近35份调查表格,获得有效调查表为34份。


  (一)企业对技能型毕业生需求旺盛


  宁波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个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迅猛发展,对服务型、加工型的中高级技工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宁波市就业管理局局长介绍:从近几年的趋势来分析,宁波市对技术工种需求量大,且供不应求,而普通劳动力则供大于求,从宁波经济结构发展趋势来看,需要大量中高级技术人才。


  问卷调查表明,在“贵单位每年补充新员工的渠道有哪些?(可多选)”的问题的调查中,100%的企业选择高职高专技工院校毕业生,有58%企业选择应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有30%企业选择有一定经验的技术人员。可见,企业对技工院校培养的技能型毕业生需求旺盛。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评价较好


  调查显示,有72%的单位对所聘用的毕业生比较满意,认为他们的工作表现良好;18%的单位认为他们的工作表现一般;有5% 的单位认为毕业生工作表现优秀;有5%的单位认为毕业生工作表现十分差。


  总体而言,用人单位对于技工院校毕业生表示认可,能在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技术工人的作用和价值。认为技工院校毕业生动手能力强、知识结构更加适合企业需求,到岗后经过系列培训,很快就能成为高级技术人才。”


  (三)技工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有待提高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大多数用人单位对技工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的满意程度不高。经过调查发现,部分企业认为毕业生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缺乏岗位责任感,不安心本职工作,在企业生产一线的跳槽现象比较普遍。众多的用人单位对学生频繁跳槽表示不满,在历届毕业生中很明显地表现出因缺乏敬业精神而对就业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四)毕业生专业技能好,动手能力强


  用人单位重视技工院校的专业技能,希望毕业生有必要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解决生产实际操作难题。统计结果显示:87.5%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最需要加强操作技能。其中62.5%的用人单位将加强操作技能排在最需要加强第一位。


  调查显示,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动手操作能力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占90%。其中:用人单位比较满意的占40%,满意的占55%,不满意的占5%。


  (五)技工院校毕业生职业能力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1、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


  在调查中,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比较看,较满意的占25%,基本满意的占49%,不满意的占26% 。


  有企业人事主管指出,不少技工院校毕业生虽然技艺精湛,但只埋头干活,不善于与人交流,为其进一步的发展设置了障碍。


  2、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受肯定


  调查显示,对于技工院校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不满意的占2、5% 左右,说明大多数企业对这两方面的能力比较肯定,同时,我们了解到农村毕业生的适应能力更强,企业的评价更高。


  3、吃苦精神、创新能力不足


  企业比较重视工作责任心和吃苦精神,显示出大部分企业都希望工作态度认真、能吃苦的员工,毕竟现在的企业都是以利益为重,如果你的工作态度不行那么其公司的效益自然也会降低。从调查中可以看到,用人单位对技工院校学生的吃苦精神、创新能力等的满意度偏低,满意的只占5%,较满意的为32%。


  调查中,有25%的用人单位认为要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并将其放在第二位。而我们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确让企业失望。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与社会各届的沟通,做好市场人才预测研究。


  加强与企业对话,坚持为企业培养人,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抓好“工学结合”平台,以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二)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要在学生中及早地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和职业世界,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能力;在毕业生中,要加强求职常识和技能的教育,为广大毕业生向社会职业人转变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要大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要敢于创新开拓,敢于打破常规,鼓励学生联合就业或自谋职业。克服依赖学校安置的思想,为学生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技工院校应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增强能力导向。


  1、应该推进个人管理技能类课程的开发。对于这类课程需要有大量实际生动的案例支撑,才能真正触动学生,加深其理解。


  2、组织学生到生产、服务第一线参加顶岗实习,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学生通过在实际岗位上观察、模仿周围的优秀同事、感受企业内部的行为准则和舆论氛围,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增强心理认同感。


  3、技工院校应通过学校这所“小社会”“大课堂”给学生提供各种发挥特长、张扬个性的舞台,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针对技工院校学生社会能力和个人品质等有效培养和提升,真正为社会提供不仅合格而且满意度较高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屠群峰:高职院校毕业生满意度调查[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9(05),25.
  [2]赵蕾、郑秀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28).
  [3]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作手册[M].2008.
  作者简介
  1梁小飞(1982-)女,浙江宁波人,硕士,中级讲师,研究方向:政治德育教学。



想获取更多信息,或者咨询相关业务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SMR_gz

或者扫描下面二维码


微信平台二维码-50.jpg

好文章就要一起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