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服务满意度 > 正文
阅读量: 1,430

我国首次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数据分析结果发布

2017年11月20日 | 作者: adminlin | 分类: 公共服务满意度 | 


自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以来,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怎样的阶段性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


近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办公室秘书处和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数据分析报告》(2017)。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办公室秘书处秘书长单志广对《报告》进行了解读,得出十大结论:


1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整体处于起步阶段


1、从评价结果来看,全国完成填报的220个城市平均分只有58.03分!我们初步把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目前成熟期城市个数为零,成长期有41个城市,超过70%的城市处于起步期和准备期。可见虽然目前信息化、人工智能等已经发展到很高水平,但是工业化、农业化、城镇化与之相融合之后的总体效果就是目前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还处于准备和起步阶段;2、从区域分布来看,总体上中东部的大型城市在评价方面是领先的,排名前50的城市主要以东部为主,西部最少。3、分领域来看,按照评价指标的八大领域,对全国城市进行分领域排名。总分和单项排名靠前的城市绝大多数也是东部一些大型城市。


2新型智慧城市市民获得感有待提高


客观地讲,地方自评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误差,市民体验调查是本次评价中的特色亮点,数据相对客观、准确。本次市民体验调查是用蚂蚁金服和腾讯QQ的互联网调查方式,从十个领域调查市民对新型智慧城市的满意度,最终每个城市获得了几千份有效问卷。从老百姓评价的这个维度上来看,如果满分100分,所有城市市民体验的平均分是63分,所以老百姓对智慧城市的感受体验度不高,体会不深,这项评价结果很客观地说明了这一点。另外市民体验很大程度跟惠民服务相关,体现了从信息化普惠程度上到底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好处。我们尝试把城市按市民体验得分划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市民体验最好的城市:杭州、常州、无锡和舟山,我认为这也体现了民意。大家可以看不同的城市,在不同的梯队的表现,量大面广还是第三梯队,所以未来如何让老百姓对新型智慧城市能够真正看得见、能摸的着,这是非常重要的发展任务。


3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机制作用明显


有一项指标是评价改革创新的,看地方是否建立了统筹机制、管理机制和运营机制,全国大多数城市都建立了跟智慧城市相关的重要工作机制,并且领导组织机构都有实际工作内容被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可以看出新型智慧城市工作机制对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与各方面的工作推进相关性非常强。


4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是新型智慧城市重要基础


我们把全国评价的指标跟常住人口的情况,城镇化率、人均财政收入等经济社会指标做了关联性分析,发现评价得分跟城市的GDP相关性还是很强的。这也意味着未来城市建设需要有投入,无论是政府投入,还是社会力量投入,都需要有非常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人口集聚规模越大评价得分越高。我们这次的评价,因为是地级以上城市,不包括县级市,我们得出人口集聚规模越大的城市评价得分相对越高,50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平均得分高于全国平均分,大型城市信息化起步比较早,所以智慧城市的发展基础也相对扎实。


5新型智慧城市呈现集群发展趋势


可以看到实际上新型智慧城市在发展水平上呈现集群分布情况,评价得分高的城市集聚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我们看到长江经济带的填报率、得分率,整体上要好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6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总体不均衡


1、四大版块发展不均衡。我们从国家的分布,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来看,整体发展不均衡,东部和中部整体水平是高于全国的,西部和东北的话是整体低于全国的水平。所以智慧城市建设,很多在座的企业都有体会,东北和西部地区第一相对缺少资金,第二信息化基础相对比较差,所以短板也比较大。所以未来智慧城市发展一定要解决不平衡的问题,这是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非常突出的特征。2.分省发展不均衡。我们可以看到各个省的得分排名的情况,包括在全国的得分分布,总体上东部省份相对比较好、中部良好,西藏、青海等地方平均发展水平相对比较滞后。3.领域发展不均衡。我们也分析了教育、医疗各领域发展情况,按照民生八大领域,从惠民到基础设施,到社会治理,到信息安全,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到老百姓评价,所有得分都不完全一致,所以未来我们不只要考虑区域的不平衡,还要考虑领域的不均衡。


7惠民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关键导向作用


我们看惠民服务对智慧城市的评价贡献很大,最核心的突破口是要以民生服务作为一个抓手,它对评价总分具有最大的指标贡献度,与智慧城市的相关性最强。


8信息资源基础保障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信息资源建设对评价得分的影响较大,全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开放共享平均水平比较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现在讲的大数据的使用,产业发展,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对智慧城市的影响很大,未来智慧城市建设要深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信息和数据的红利。


9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公共服务便捷化初见成效


从市民体验角度,我们列了十个方面的市民调研问题,市民体验最差的是"一卡通",与我们实际的期望差得比较远,社保服务、服务渠道和城管申诉都低于平均线。在某些领域我们做得不错,比如说在就业、医疗领域,还是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市民体验方面既有长板也有短板,这是老百姓给我们十大领域的口碑。


10移动互联网是提升惠民服务的主要渠道


现在是移动互联时代,移动互联网发展对智慧城市评价影响深远,最后落脚点都会归结到移动互联网的支持,所以这里面很多方面的一些定量的打分指标,实际上都跟我们的电子移动互联的支撑紧密相关。比如说公交的电子支付,社保的自助服务等等。服务渠道是提升城市服务的关键切入点,过去我们的主要入口是门户网站,现在更多包括微信,包括很多的移动APP开放的应用,所以从这些领域我们能够看到,占领智慧城市的服务入口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了你的智慧城市应用是否具有用户黏性,是否有老百姓认可。智能设施对得分影响明显。宽带设施影响很大,互联网普及率跟得分是正相关的。


那么这些数据分析结果对"十三五"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有着怎样的启示呢?对此,单秘书长表示:

第一、要营造多方共赢的新型智慧城市生态,没有多方支持,只靠政府的努力,只靠一任领导的努力,很难取得成效。需要有很好的统筹协调机制,需要持续推动工作开展,有内在发展动力,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以市民体验为导向,提升惠民服务是未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领域,如何真正让老百姓认可,让老百姓知道智慧城市带来哪些好处非常关键。


第三、以信息资源整合利用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工作抓手。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实现跨层次、跨业务的协同服务,需要数据驱动,需要数据融合。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包括现在国务院推动的各个政府部门间的信息系统的整合,包括信息开放共享,都是未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最关键的环节。


第四、从支撑条件来看移动互联网和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智能化,目前整个移动互联和智能设施化成为现在很多城市重要的发展潜在的蓝海。


第五、促进区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考察的是智慧城市,但是整个中国的发展是所有城市的一个大的集合,所以智慧城市不能只做局域的优化,应该考虑城市带,大城市小城市之间的关联性,促进协同发展。避免造成城市级的孤岛。


第六、以评价指标为导向,加强服务引导。所以要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资金、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整体的体系,包括完善评价体系,完善重大项目的听证和老百姓的参与体系。要提升未来建设的审计和评价的绩效体系。这次的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尽最大的努力体现科学性,但实际上在操作过程中有的指标还是不理想,所以未来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通过实践不断校正。


我们建议未来要真正地加大智慧城市的宣传引导力度,特别是加强协作的模式创新。智慧城市本质上是改革创新的系统工程,一定要通过信息化方山,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来倒逼和颠覆城市不合理的体制机制、运营模式、产业结构、惠民方式,真正适应未来已来的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




想获取更多信息,或者咨询相关业务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SMR_gz

或者扫描下面二维码


微信平台二维码-50.jpg

好文章就要一起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