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服务满意度 > 正文
阅读量: 1,319

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2017年12月19日 | 作者: adminlin | 分类: 公共服务满意度 | 

  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尽管秦皇岛市在基层流动人口、农村社会和暑期等管理方面,以及综治和信访的维稳、社会保障管理及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旧面临大量的社会管制阻碍。在社会管理体制上要增强创新力,要创建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宗旨、塑造服务型政府、大力发展社会组织、进一步完善城乡网格化社会管理。

  一、秦皇岛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


  在基层综治维稳方面,出台了《关于整合基层综治维稳资源,在全市乡镇(街道)建立综治维稳中心的意见》,全市乡镇(街道)综治维稳中心、村(社区)综治工作站建成率均达到100%,并以县区为单位,统一了名称标志、工作职责和档案台账,完善了服务管理功能,提高了综治维稳中心规范化建设水平,使乡镇(街道)综治维稳中心和村(社区)综治工作站成为集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控、治安防控指挥、联系群众工作和指导平安创建为一体的有效平台,基本实现了矛盾纠纷联调、突出问题联治、重点工作联动、基层平安联创、便民实事联办、社会管理联抓。今年以来,全市95%以上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


  在信访维稳方面,推行信访维稳“八三工作法”,加强联合接访服务中心建设,整合便民窗口、便民热线、群众信箱、“民意110”等联系群众的方式、渠道。全市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分别建立了行政调解委员会及行政调解室,1086个规模以上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以及2404个村(社区)建立了人民调解组织,并与唐山、承德和辽宁葫芦岛等行政接边地区建立了38个联合调解组织,全部达到了“五有六落实”的规范化要求。市级建立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出台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处置办法,还在交通、劳资、矿产资源和水利水务矛盾纠纷突出地区建立了专业法庭,推动全市排调工作向两新组织延伸、向强化排查延伸、向重点热点问题延伸、向强化问责延伸,全市排调覆盖面达到了100%,各类矛盾纠纷化解率超过97%。


  暑期工作历来是秦皇岛市社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市政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安全保卫、环境保护、城市面貌、服务保障“四个上新水平”的总目标和“安全稳定、海水干净、服务上乘”的核心要求,在加强和创新暑期管理服务方面,始终坚持“以面保点”的维稳工作思路,启动实施了“136”工程。“1”就是一套“网格化管理”工作体系。按照“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全区域平安”的要求,研究制定了《秦皇岛市建立完善暑期基层网格管控机制的实施方案》,通过“定格、定人、定责”,不断深化以北戴河区为中心的“网格化管理”工作体系。“3”就是完善“三道防线”。不断深化以北戴河为中心的省界、市界、区界“三道防线”建设,建成了智能卡口查缉布控系统,安装了智能卡口系统和电子警察系统。按照“定岗、定人、定责”要求,建立了17个警务工作站,通过加强外围防控,坚决防止各种危险因素流入。“6”就是织密“六张防控网”。通过加强重点部位安全防控网、日常巡逻防控网、基层社会面防控网、打击犯罪防控网、网络科技巡查防控网、情报信息防控网建设,推进“环秦板块”区域警务合作机制,进一步严密了点线面结合、动静结合、多警联动的规范化、网格化巡控体系,实现了资源整合、整体作战、扁平指挥、实时调度和信息共享,提升了暑期服务保障水平。


  农村社会管理是整个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力点和切入点。秦皇岛市借鉴肃宁经验,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实施了“六六工程”。即农村社会管理工作的六个覆盖、六个提升。包括加强基层党组织全覆盖,提升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加强民主组织全覆盖,提升民主管理能力;加强经济合作组织全覆盖,提升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加强综治维稳组织全覆盖,提升维护和谐稳定能力;加强文化组织全覆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加强社会保障组织全覆盖,提升民生保障能力。


  在流动人口管理方面,在2007年,市委和市政府推出了《关于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的总体思路。并从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在体制方面,在市、县两级创建了流动人口整体治理领导团队,立为政府和党委的日常议事部门。另外还引入了人口计生、劳动和公安等大约20多个职责机构,下面建立合署办公的整体治理办公室,让流动人口服务治理任务实现了由部门管理为主向政府综合管理转变。在各乡镇(街)分别设立了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服务站和分站,将人口计生、教育、公安、地税、文化和劳动保障等方面的公共管理与服务,通过基层管理服务站和分站延伸到村。同时,按照出租房屋150∶1或流动人口500∶1的比例,面向社会共招聘出租房屋专管员和流动人口约451位,承任日常治理和流动人口调查摸底的职责。在机制方面,探索实行了流动人口《暂住证》“一证式”综合服务管理新模式。规定公民离开户籍地来到秦皇岛市辖区范围内暂住,要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公安派出所置办《暂住证》,在流入地,凭《暂住证》可享受到和户籍人口一样的计划生育教育和服务、劳动就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等“居民化”待遇。


  在社会保障管理方面,2012年,参与企业员工养老保险的人数高达55.29万人,参与机关事业养老险的人数高达12.21万人,参与城镇员工基础医疗保险的人数高达56.91万人,参与工伤保险的人数高达36.87万人,参与生育保险的人数高达39.62万人,参与失业保险的人数高达31.09万人。更深入的优化和巩固了新兴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制。参与新农合的人员在全市约有188.72万人,参合率大约96.27%,筹资的标准也有所提高,约为每人209元,全市集资总数高达5.47亿人民币。重大疾病救助种类扩充至20种,执行总数限制、参照医疗费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去贴补,使参合农民的受益能力得到了提升。大力推进养老机构建设,2012年末累计建成公办养老机构969个,床位数8000余张;社会办养老部门(老年公寓)19处,床位数共4600张,入住总人数1800个。共计创建街道老年白天照看服务站4所、社区老年白天照看服务中心18所。


    二、加强秦皇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建议


  尽管秦皇岛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旧面临许多障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继续深化地方政府的创新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理念


  网格化社会管理改革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社会治理宗旨。促进农村社会治理创新,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社会治理观点。以老百姓为核心,坚持并加强信任百姓、尊重百姓并依赖百姓的观点,开发百姓自我管理的潜力。彰显村代会在决策里的价值,让监委会和村代会及村委会形成有效的分权制衡;党团体参与村代会,以领导核心的形象存在于农村重大决策和问题治理的流程里;农民借助经济协作团体对接市场,共享较多市场化所引入的成果;农民团结起来,进行自我安全防护,进而达到农村社会发展的安稳和谐。


  (二)合理定位地方政府职能,寓管理于服务


  在创建及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历程中,在符合大家日渐提高的多元化物质文化需求的历程中,地方政府要及时确认自己的位置,从生产建设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寓社会管理于公共服务。


  1. 服务下沉,贴近居民。对于秦皇岛来说,可以将基本公共服务事宜的实施,像计划生育、劳动就业、养老助残和社会保障等,引入到社区,面向居民,通过派驻社区的服务点或是工作点驻守处理。


  2.运用菜单式与个性化服务模式,满足对接所需。秦皇岛可效仿泰安,借助菜单式和个性化服务形式,参照社区居民的切实服务所需,通过菜单模式摆在社区百姓面前,采用“你点我供”的形式,给予百姓定向的志愿服务,让百姓不用出门就可拥有此服务。还可以找一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开发更多的适合老百姓的志愿服务的项目。


  3.通过公共服务外包,改进政府服务的供给机制。秦皇岛可以借鉴山东、北京等地的成功经验,面向社会公开招纳空气质量检测、养老服务、下岗就业和青少年教育等服务项目的服务商,并定期召开公共服务订购资讯发表会,指引和鞭策社会能源转向服务行业,促使更多公益类和服务类社会团体加入公共服务环节,共担服务事项的治理,逐步建立多主体共同管理的框架。


  (三)鼎力推进社会团体快速发展


  要强化秦皇岛社会管理体制革新,务必要鼎力推进社会团体快速发展,政府要提供各种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1.明确业务主管单位对社会团体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资格,让他从先前的业务审批转为业务指导和监管,侧重于行业治理和政策指引。梳理好社会团体和其业务主管机构的关系,让两者在管理部门、办公场所、人事安排和资产权属等部分完全脱离,实现既没有行政归属关系,也没有人事调配和资产等关系的“三无”形势。使政府机构在对社会团体方面的行政干涉降低,提高社会团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推进社会团体的规范进步。


  2.
给予强大的财力支撑。要逐渐创立公共财政对社会团体给予公共服务的帮助和奖赏政策,以及社会团体的服务场所,创建秦皇岛市社会团体拓展基金,拟定《秦皇岛市社会组织发展基金管理办法》,专款专用。资助那些有成立的必要、有发展的前途,但是却缺乏资金的社会组织,为社会团体的拓展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撑。


  3.侧重实施社会团体财税减免政策。推动社会团体发展的最佳渠道是税收政策,同时,它也是政府调节、规范、引导社会团体的关键策略。要侧重促进并实施社会团体,特别是公益慈善类团体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急需帮扶的社会团体的税负,确保其快速发展。


  4.拟定社会团体的人才保护政策,吸纳优秀人员加入社会团体。秦皇岛要探究拟定出对社会团体吸引人才加入有利的政策,避免目前社会团体中出现的,因工资福利低、职业资格认真难度大、社会保障低、职称评定难等情况而吸引不到人才的情况。培训出一部分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完善社会团体的人才构架。


  (四)进一步完善城乡网格化社会管理


  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管理模式,具有规范、清晰、高效、创新、综合、统一等优点和特征,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情况。为实现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秦皇岛要更深层次的优化网格化社会管理工作。


  1.完善网格化社会管理的内部成员治理体制,规范网格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运作,增强网格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网格化社会管理的显著特点即精细化治理,要借助大量的网格管理人员去负责资料搜集、资料处理、协调社会矛盾、解决应急事件等一连串工作。未来,秦皇岛的网格化管理要着手于两方面:第一,确立管理人员的责任概念,把责任心定位为挑选网格管理工作人员的主要标准;此外还可创建合理的责任追讨体制,严格实施责任追究系统。第二,优化工作审核体制,创建合理的绩效审核政策,做到奖惩和测评以及监管、审核等都有理可依,依法落实。


  2.使标准一致化,细化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创建衍射面广、层级共享的完整资料体系。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要遵循一致的标准、协同工作、属地为主的原则,创建衍射面广、功能完善、动态追踪、联通共享的社会服务管理资料体系。此外还要拟定全市一致的数据构架、编码、内容、交换和程序接口等科技规范。借助市区(县)两级共享交换平台和市级相关体系对接,支持区(县)、社区(村)、街(乡)三级使用,促进所有相关机构、单位业务资料体系的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


  3.网格化社会管理革新要依靠强化社区和谐文化的创建。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和谐家庭、单位和社区等的构建活动,力求社区的全部力量,涵盖官方和民间的、个人和组织的,都可获得公正平等的待遇,让其饱含骄傲和自主、朝气和动力,进而吸纳社区百姓自发并开心的参加社会治理工作,使基层社会的个人和公共利益都得到维护。只有在如此好的文化环境里,社会管理才会越走越远,越办越好。



想获取更多信息,或者咨询相关业务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SMR_gz

或者扫描下面二维码


微信平台二维码-50.jpg

好文章就要一起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