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服务满意度 > 正文
阅读量: 1,639

闵行农民对统筹城乡发展总体满意度达82.2%

2011年04月19日 | 作者: adminlin | 分类: 公共服务满意度 | 

      在浦江镇一家合作社工作的谈余明有一张工资卡,每月都会收到政府打入的600元农业就业补贴。“这是农业就业工资外的另一块收入。”老谈高兴地说。增加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关键。闵行区的许多农民与老谈有着相同感受,第三方评估显示:闵行农民对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达82.2%。农民满意的背后是闵行区巧用“加减乘除”法,率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最新尝试。

  数据显示,去年闵行区农民收入增幅第七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了1.53:1,低于全市2.32:1的标准。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闵行区的重点工作,通过多渠道“做加法”,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为基础,积极拓展财产性收入渠道,逐步提高转移性收入水平,保障农业经营性收入增加。”区农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农业区域,以转移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为主,城市化地区则以财产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为主。“十一五”末,全区农村退休最低养老保障标准、农民种田直补标准和基本农田生态补偿标准等比期初分别增加了142%、42%和100%。

  一手抓增收,一手抓减负。闵行将城镇低保家庭享受的就业补贴和粮油帮困等政策,“拷贝”到农村低保家庭。同时,将特定农村困难家庭纳入地区医疗救助范围,缩小救助帮困工作的城乡差别。区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为农民减负的利好政策:本区农业户籍人员,参加涉农学历教育,获得非全日制学历教育涉农专业大专以上毕业证书的,50%学费将由政府补贴;参加就业技能培训,通过考试者培训费全免;从事非农就业者,单位可享受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补贴;从事农业者,将获农资补贴。

  “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闵行区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用“乘法”确保农民增收制度可持续。目前,从“农民”变身而来的“股民”已有近5万人。不久前,梅陇镇集心村村民孙才琴一家四口笑呵呵地领取了4000元股东分红。她家半年前投入8万元入股金,当初约定年收益10%,如今得到了兑现。开展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闵行也走“股份化”的道路。对全区21个经济薄弱村的部分帮扶资金股份化给了农民,使农民获取长期股权收入。

  闵行还通过走生态、精品农业路线做“除法”,实现都市农业规模化、精品化、科技化、装备化、产业化、社会化和项目化。未来闵行大部分农民将通过非农就业提高收入水平,同时需要一支约5000人的“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职业农民队伍。通过发展都市农业,使农民由单干型向组织型、由身份型向职业型、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

"



想获取更多信息,或者咨询相关业务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SMR_gz

或者扫描下面二维码


微信平台二维码-50.jpg

好文章就要一起分享!

更多